点击上方蓝字,关注我们吧
2024 年,江阴市紧紧围绕打造“最干净城市”和年度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目标,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实践案例。
今天我们的案例来自——新桥镇2016年,新桥镇率先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,并建立“一袋两类三化四分五上门”分类模式。经过多年的垃圾分类推动工作,新桥镇取得亮眼成效,但仍有居民参与率不高、噪音扰民、二次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。为破解难题,新桥镇通过考察学习、小区调研、居民议事,研究《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与《江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意见》,结合实际出台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,通过“三定一督”模式,新桥镇垃圾分类工作有了质的提升。
强化顶层设计谋划
细化任务精准推动
新桥镇实行垃圾分类“大分流”“细分类”方案。“大分流”按照垃圾属性进行专项分流,将餐厨垃圾、园林绿化垃圾、建筑(装修)垃圾、大件垃圾、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理。“细分类”将日常生活垃圾再进一步细分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。目前新桥镇有15个小区开展“三定一督”垃圾分类,建成23座绿色小屋、10座大件垃圾房。2024年以来,通过“城管进社区”工作机制,规范小区装修和大件垃圾集中收集点设置,开展分类投放和分类指导工作情况巡查,建立可回收物、大件垃圾、建筑垃圾收运体系,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提升。通过细化部门任务、压实管理责任,新桥镇雷下一村、新桥花园东区、新桥花园西区、新都苑二村东区、水景花苑二期先后被评为无锡市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小区“优秀项目”。
▲新桥花园东区绿色小屋
构建立体宣教体系
引领新桥垃圾分类
新桥镇自启动垃圾分类以来,全方位谋划宣教工作,组建由党总支、工会、团委、妇联组成的“初心号”“先锋号”“青年号”“巾帼号”志愿服务队,每周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活动,共开展三百余次,参加活动人次约五千人。此外,新桥镇着重于垃圾分类氛围营造,联合多方力量,深入企业、校园、小区、机关单位开展分类宣传工作,通过多元化专业化的宣教培训、立体精准的活动策划与服务,全面赋能时裳新桥“小镇分类”。
▲垃圾分类进校园
▲垃圾分类工作展示活动
近年来,新桥镇垃圾分类活动更加多元、更加丰富,成立由政协委员、党员干部、居民积极分子组成的新桥镇垃圾分类宣讲团,校园精心策划“小手拉大手”系列活动,组织“跑楼团”面对面入户宣传。在全方位、立体化的宣教体系引领下,新桥中心小学被评为无锡市垃圾分类示范单位,2023年宣讲团成员郁宇阳被评为“无锡市垃圾分类达人”。
▲校园垃圾分类系列活动
▲垃圾分类嘉年华活动
▲新桥镇垃圾分类情景剧
金年会金字招牌
▲新桥中心小学垃圾分类社团手工制作展示
联动部门协同发力
探索实施多方共治
推进垃圾分类“三定一督”工作是一项系统性、复杂性、周期性的工作。新桥镇发挥领导带头作用、强化党建引领、顶层设计集聚合力,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。各部门以民主议事会等平台,建立健全“五位一体”联动机制,精心策划开展居民议事会、“有事好商量”、垃圾分类培训会、趣味运动会等活动,在凝聚群众、普惠群众上下真功夫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引领群众共创美好新桥。
▲居民议事会
▲垃圾分类家庭趣味运动会
创新机制试点突出
抓住关键提炼经验

作为江阴市首批试点“三定一督”模式的乡镇,工作推进中,新桥镇遇到了不少难题和阻力,镇、社区、物业着力于改变居民原来的生活习惯,居民也逐渐适应分类模式,这其中少不了创新机制的功劳。 前期,扎根小区基层调研工作,倾听居民建议与想法,坚持以居民为出发点,通过微信平台、小区电子屏、流动喇叭等渠道广泛宣传,达到人人都知晓、人人都参与的效果,营造出浓郁的绿色文明生活新风尚。中期落实垃圾分类实际运营,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常态化进行垃圾分类各项工作。后期推动绿色小屋管理规定、考核办法,落实巡查检查、整改反馈工作,巩固“三定一督”工作成效。另外新桥镇创新“软实力”与“黑科技”双管齐下:奖励机制、表扬信、监控语音播报等,推动“三定一督”见实效。
▲全民参与垃圾分类
多年以来,新桥镇强化责任、重视管理、提供软性支撑,积极探索新方法,不断织密垃圾分类网,逐步形成了政府规划引导、社区主导推动、执法中队巩固监管的垃圾分类模式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着眼未来,多措并举、凝聚众力,抓好垃圾分类这件“关键小事”,定能为建设美丽江阴贡献新桥力量。

编辑:苏艳婷
审核:刘登超
发布:陈 开
扫码关注我们
识别二维码
即可关注
点个“在看”再走吧~